一藥一故事之枸杞子
北宋王懷隱在《太平圣惠方》載有這樣一個傳說:一使者赴河西公干,見一個烏發(fā)紅顏少婦手持竹竿追打一八九十歲的老翁。使者心中不平,責問少婦:你為何打老人?少婦答曰:他是我的曾孫。使者大為驚奇,連忙追問究竟。原來,這個曾孫不遵循祖?zhèn)黟B(yǎng)生之道,不肯服用祖?zhèn)飨伤?,以致八九十歲就步履惟艱,鬢發(fā)斑白,故要責罰他。這位曾祖看起來面如少女,可實際已經(jīng)372歲了。這個傳說種的仙藥即是枸杞!
關于枸杞子
從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枸杞子可以令人健康長壽,但372歲少婦打老翁的故事未免有點傳說的感覺,其實枸杞子早已記載于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,以枸杞之名收載,為常用的補肝腎、明目益精的藥材,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歷次版本均有收載。枸杞子在廣東除作常用滋補藥配方及中成藥原料外,民間還習慣用于日常飲食的煲湯、燉品的主要用料。
枸杞子的產(chǎn)地歷代本草記載認為山西產(chǎn)者為良,尤以甘州(甘肅張掖)為最好,故有“甘枸杞”,“西枸杞”之名。直到近代,人們越來越多認為寧夏才是枸杞子的道地產(chǎn)區(qū),枸杞子在寧夏有“紅寶”之稱。寧夏枸杞子的栽培歷史在明代《嘉靖寧夏新志》已有記載,可見距今400多年前寧夏出產(chǎn)的枸杞子已早負盛名。
如何辨識真正枸杞?
枸杞子呈類紡錘形或橢圓形,色澤紅色或暗紅色,表面有細皺縮紋,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,果肉柔潤,內(nèi)有種子20~50粒黃色腎形種子,氣味香甜。枸杞子在藥材行業(yè)常被分為長果和圓果兩種,寧夏產(chǎn)的枸杞多為長果,長果呈長卵形至紡錘形,多壓扁,兩端略尖,中部寬;而圓果呈橢圓形,略壓扁,兩端鈍。
枸杞子的功效
枸杞子味甘、平,歸肝、腎經(jīng)。主治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,用于虛勞精虧,腰膝酸痛,眩暈耳鳴,內(nèi)熱消渴,血虛萎黃,目昏不明。歷代醫(yī)家常用枸杞子治療肝血不足、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化和夜盲癥,并且在補氣強精、滋補肝腎、延緩衰老等各方面都頗有功效。枸杞功效顯著,古藥書《本草匯言》所言:“枸杞能使氣可充(補氣)、血可補(補血)、陽可生(壯陽)、陰可長(滋陰)、火可降(降火)、風可祛(治風濕),有十全之妙用也。
枸杞子的營養(yǎng)成分
枸杞子中含有14種氨基酸,并含有甜菜堿、玉蜀黃素、酸漿果紅素等特殊營養(yǎng)成分,使其具有不同凡響的保健功效。同時,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、多種維生素和鈣、鐵等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故有明目之功,俗稱“明眼子”。
現(xiàn)代研究表明枸杞子不含任何毒素,是非常安全的食物,可以長期食用,具有輔助降血脂、抗氧化、滋陰補腎、養(yǎng)肝明目、緩解體力疲勞、改善微循環(huán)、增強免疫力等功效。
枸杞子藥膳及食用注意人群
枸杞子在日常生活中可做很多湯飲,常見的有肉絲枸杞湯、排骨黑豆枸杞湯、雪梨銀耳枸杞湯、銀耳蓮子枸杞湯、豬肝瘦肉枸杞湯等。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適合食用的枸杞量為20g,但脾胃虛弱,感冒發(fā)燒、脾虛、腹瀉、身體有炎癥,情太急躁和患有高血壓人群慎用?,F(xiàn)在介紹兩種常用的藥膳制作方法給大家。
通過上面的介紹,我們對于枸杞子有了一定的認識,如需了解更多中藥故事和知識,敬請關注廣州市嶺南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官方公眾號,讓我們下一期繼續(xù)和大家分享中藥“一藥一故事”吧!
文章作者: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藥膳養(yǎng)生協(xié)會——曾夢玲
指導老師:曲衛(wèi)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