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藥一故事之烏發(fā)長壽何首烏
唐朝元和七年(公元812年)農(nóng)歷三月十八日,有一個叫文象的僧人,平素喜好養(yǎng)生術(shù),這天去茅山朝拜,在華陽洞口遇到一位老人,這個老人看到文象有些仙人的模樣和風(fēng)度,就此傳授給文象長壽秘方。隨后引出了一個何首烏的故事。
何首烏50歲還不能娶妻
有一個叫何首烏的人,祖籍河南省順州南河縣。其祖父叫能嗣,原名叫田兒。田兒一生喜飲嗜酒,由于生理缺陷,五十八歲了還不能娶妻。有一日他在外邊飲酒到半夜,酒醉后回家,在路上東搖西晃,一陣春風(fēng)使他酒涌上來,醉倒在荒郊野外。
偶遇藤夜交
等到他酒醒后,睜開眼,在明亮的月光下,突然地瞅見在他身邊有兩個草藤,雖然相離三尺多遠,可是它們的藤莖自動相互交合,呆了很久時間又自行分開,這樣又分又合有三、四次,田兒親眼看到后心里覺得十分奇怪,于是把這根藤挖掘了一根,拿回去向村里的人去討教這個草藤叫什么名兒。但是村里的人沒有一個人知道它叫什么的。田兒把這個草藤晾干,這時村里有一個叫陵良的鄉(xiāng)親向田兒逗弄他說:“你既然已不能找老婆了,你老了也沒有人給你燒香火,這根藤又如此神奇,夜間它們能合起來,你何不吃一些試試呢”!
食后娶妻生子啪啪啪
田兒真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了。他把此藤和根研成末泡成酒,泡好酒后,喝了七天,忽然產(chǎn)生了想和女人在一起的欲念。田兒又接著喝了十天,自覺身上產(chǎn)生了力量,走起路來也很輕松,而且有了性欲方面的要求,于是娶了一個寡婦曹氏。田兒從此每頓飯都喝上兩盅這樣的酒,因為經(jīng)常服用,所以一百多天后,舊的疾病都痊愈了,田兒的面容也顯得年輕多了,曹氏也生了個男孩,眾鄉(xiāng)親聞訊后都覺得新鮮。
得知神藥名叫夜交藤
在以后的十年中曹氏又生了好幾個男孩,都以有這種特征的藤和根為藥。 文象遇到的那位老人一天來到南河縣,識得這種草藤,告訴田兒說:“這種藥名為夜交藤呀!服它可以活到二百六十歲。古方《本草》都沒有記載過,是老師傳授給我的。這種藥產(chǎn)于河南?!鄙宋南蟛逶捳f:“我服了他也會得子的,但我本人出家性好靜,因為夜交藤這藥人服后就不能靜下來,容易使人產(chǎn)生欲念,因此我絕對不服它。田兒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夜交藤,這是老天爺賜給他的人間幸福?!?/span>
兒孫滿堂都長壽
因為田兒得到了夜交藤藥物的好處,為了紀念其功,改名為何能嗣,后來他活到了一百六十歲,有兒女十九人。他的兒子字庭名延秀,也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六十歲,并有兒子三十人。延秀的兒子首烏(田兒的孫子)也經(jīng)常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三十歲,有兒女二十一人。
家喻戶曉何首烏
夜交藤這個藥的名聲大振,后來親鄰遠市的鄉(xiāng)親們一傳十、十傳百都找何能嗣的孫子何首烏討藥,所以何首烏的名子都叫熟了,一找何首烏就是討夜交藤,這樣一來二去的何首烏就成夜交藤的代名詞了。
看完以上何首烏的故事是不是感覺中藥很神奇呢!我們從故事里面可以看到,何首烏的藤莖會在夜晚互相抱合,因此何首烏植物也叫作“夜交藤”,其藤莖被藥典收載為首烏藤,而其塊根被藥典收載為何首烏。生何首烏具有解毒,消癰,截瘧,潤腸通便作用,吃了容易導(dǎo)致腹瀉,所以一般作為藥用,很少用于家庭的保健、養(yǎng)生用,而作為家庭煲湯泡茶用的是炮制過的何首烏,叫制何首烏。
制何首烏的強大保健作用
制何首烏為何首烏經(jīng)黑豆汁蒸制炮制加工品,具有補肝腎,益精血,烏須發(fā),強筋骨功效,用于血虛萎黃,眩暈耳鳴,須發(fā)早白,腰膝酸軟,肢體麻木,崩漏帶下,久瘧體虛,高血脂。據(jù)《本草綱目》載: 何首烏能消凜病,消癰腫,療頭面風(fēng)瘡,治五痔,止心痛,益心氣, 黑須發(fā), 悅顏色。久服長筋骨,益精髓,延年不老。亦治婦人產(chǎn)后及帶下諸疾,久服令人有子。藥物研究證明, 何首烏能促進人體淋巴母細胞的轉(zhuǎn)化,有降低血清膽固醇、抗動脈硬化和解毒等作用。
制首烏是補肝腎、益精血常用藥,同時又是藥食兩用的健康食品,常用于煲湯及當(dāng)茶飲,現(xiàn)在就讓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何首烏的藥膳吧!
何首烏藥膳
配方:制何首烏20克,紅棗10枚,粳米50克。
制法:將何首烏洗凈、曬干、碾碎,粳米、紅棗放水中煮沸,再放制何首烏碎末攪勻,煮至粥稠,即可。每次1小碗,每日2次。
功效:烏發(fā)生發(fā),平肝心指,是脂肪肝、高脂血癥的輔助食療。
配方:制何首烏片20克,母雞1只,姜片適量。
制法:母雞宰殺后去毛和內(nèi)臟,洗凈,斬塊。母雞、制何首烏片、姜片一同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煮熟,加油、鹽適量調(diào)味即成,吃肉喝湯。
功效:能補肝養(yǎng)血,滋腎益精。適用于血虛、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昏眼花,失眠,脫肛,子宮脫垂等癥。
作者:嶺南君